俞北华,男,1961年1月生,汉族,浙江奉化人,学历在职研究生,工学学士、MBA硕士、高级经济师。1983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历任: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科员,
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
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副总经济师兼城市发展处处长,
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副书记、虹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2005年2月25日当选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区长;
2007.02再次当选为上海市虹口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党组书记;
2010.12任上海久事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2013年3月任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2015年10月15日,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2015年12月4日,免去中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职务。
理事长:屠光绍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理事长:金兴明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
副理事长:姜斯宪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理事:俞北华上海市发改委主任
理事:宋依佳上海市财政局局长
理事:苏明上海市教委主任
理事:郑杨上海市金融办主任
理事:黄震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理事:徐学敏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理事:王江MIT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
理事:Franklin Allen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及经济学讲席教授
共同构筑上海中央商务区核心区 北外滩着力打造海上门户
( 2006年8月9日 )
刚刚过去的7月,首条以中国大陆港口为母港的国际邮轮定班航线顺利开通;8月下旬,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将做客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北外滩频频传来的好消息勾勒出一个崛起中的“海上门户”:到“十一五”期末,这里将建成“航运企业集聚、航运要素市场繁荣、配套服务完善”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商务区域。
作为上海航运业的发祥地,航运业已在北外滩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发展航运服务业,建设“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已被列入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整体规划和市“十一五”规划。目前,北外滩在航运服务要素集聚方面已颇具气候。3.2公里的黄金滨水岸线,汇聚了上海航运交易所、中国港口协会等10多家航运功能性机构,2000余家航运服务类企业,其中包括我国航运业的三大巨头:中海集团、中远集运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总部。统计数据显示,航运服务中上游产业在这一区域的集聚度进一步增强,近5年来,北外滩航运服务企业数量年均增长43%,今年1至6月又新增航运服务类企业205家。同时,航运服务业作为虹口主导产业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今年上半年,航运服务业区级税收同比增长47.2%;占区级税收的比重从2003年的4.1%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2%。
航运的魅力在于一条长长的产业链以及由此衍生的巨大财富效应。考量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仅要看是否有一流的港口、码头,也需要建设好现代航运服务体系这个“软环境”。虹口区委书记孙卫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重大历史机遇为契机,虹口将更加主动地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围绕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力建设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进一步培育、集聚和提升航运服务功能,与周边港群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构筑完善的现代航运服务业体系。
放眼北外滩,航运服务业发展正向高端挺进。该集聚区规划区域3.66平方公里,目前沿江地区近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20个重点工程和项目正在实施。据悉,这一区域将加快发展航运信息服务、航运咨询服务、航运商务服务等产业,并着力完善交通、办公、酒店、商业等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到2010年,北外滩地区将建成100万平方米的高档商务楼宇和高星级酒店,成为上海吸引世界知名航运企业和机构的重要载体。虹口区长俞北华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北外滩将以发展航运中上游产业为突破口,实现航运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
发展邮轮经济,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虹口发展航运服务业的又一新亮点。今年7月2日,世界知名邮轮“爱兰歌娜”号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起航,标志着北外滩首次成为世界级邮轮的母港。当月,世界第二大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也来沪考察北外滩,洽谈开设邮轮航线。按照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邮轮母港规划建设的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将于明年上半年全面建成投入试用。根据预测,到2010年世博会,将有近100万人次通过“海上门户”到达上海。
一幅气势恢弘的蓝图已经勾画:到2010年,一个航运要素高度集聚、功能不断完善、辐射范围更加广阔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将在北外滩崛起,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一个重要支点,并将与外滩、陆家嘴地区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上海中央商务区(CBD)核心区。
俞北华,男,1961年1月生,汉族,浙江奉化人,学历在职研究生,工学学士、MBA硕士、高级经济师。1983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历任: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科员,
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
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副总经济师兼城市发展处处长,
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副书记、虹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2005年2月25日当选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区长;
2007.02再次当选为上海市虹口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党组书记;
2010.12任上海久事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2013年3月任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2015年10月15日,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2015年12月4日,免去中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职务。
理事长:屠光绍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理事长:金兴明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
副理事长:姜斯宪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理事:俞北华上海市发改委主任
理事:宋依佳上海市财政局局长
理事:苏明上海市教委主任
理事:郑杨上海市金融办主任
理事:黄震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理事:徐学敏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理事:王江MIT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
理事:Franklin Allen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及经济学讲席教授
共同构筑上海中央商务区核心区 北外滩着力打造海上门户
( 2006年8月9日 )
刚刚过去的7月,首条以中国大陆港口为母港的国际邮轮定班航线顺利开通;8月下旬,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将做客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北外滩频频传来的好消息勾勒出一个崛起中的“海上门户”:到“十一五”期末,这里将建成“航运企业集聚、航运要素市场繁荣、配套服务完善”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商务区域。
作为上海航运业的发祥地,航运业已在北外滩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发展航运服务业,建设“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已被列入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整体规划和市“十一五”规划。目前,北外滩在航运服务要素集聚方面已颇具气候。3.2公里的黄金滨水岸线,汇聚了上海航运交易所、中国港口协会等10多家航运功能性机构,2000余家航运服务类企业,其中包括我国航运业的三大巨头:中海集团、中远集运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总部。统计数据显示,航运服务中上游产业在这一区域的集聚度进一步增强,近5年来,北外滩航运服务企业数量年均增长43%,今年1至6月又新增航运服务类企业205家。同时,航运服务业作为虹口主导产业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今年上半年,航运服务业区级税收同比增长47.2%;占区级税收的比重从2003年的4.1%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2%。
航运的魅力在于一条长长的产业链以及由此衍生的巨大财富效应。考量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仅要看是否有一流的港口、码头,也需要建设好现代航运服务体系这个“软环境”。虹口区委书记孙卫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重大历史机遇为契机,虹口将更加主动地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围绕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力建设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进一步培育、集聚和提升航运服务功能,与周边港群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构筑完善的现代航运服务业体系。
放眼北外滩,航运服务业发展正向高端挺进。该集聚区规划区域3.66平方公里,目前沿江地区近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20个重点工程和项目正在实施。据悉,这一区域将加快发展航运信息服务、航运咨询服务、航运商务服务等产业,并着力完善交通、办公、酒店、商业等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到2010年,北外滩地区将建成100万平方米的高档商务楼宇和高星级酒店,成为上海吸引世界知名航运企业和机构的重要载体。虹口区长俞北华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北外滩将以发展航运中上游产业为突破口,实现航运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
发展邮轮经济,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虹口发展航运服务业的又一新亮点。今年7月2日,世界知名邮轮“爱兰歌娜”号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起航,标志着北外滩首次成为世界级邮轮的母港。当月,世界第二大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也来沪考察北外滩,洽谈开设邮轮航线。按照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邮轮母港规划建设的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将于明年上半年全面建成投入试用。根据预测,到2010年世博会,将有近100万人次通过“海上门户”到达上海。
一幅气势恢弘的蓝图已经勾画:到2010年,一个航运要素高度集聚、功能不断完善、辐射范围更加广阔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将在北外滩崛起,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一个重要支点,并将与外滩、陆家嘴地区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上海中央商务区(CBD)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