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之后,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共设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18个体育项目。
2018年12月13日,成都市获得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权。2021年5月15日,国际大体联宣布,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定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举办。2021年8月31日晚,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亮相。
2022年2月23日,媒体报道,成都大运会场馆设施已全部完工,已具备赛事保障能力。2022年2月25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种交接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在2022年3月18日这个关键节点,成都大运会奖牌全球发布活动在世界大运公园游泳跳水馆顺利举行。
活动现场,成都大运会奖牌“蓉光”以及成都大运会颁奖系列物资全球首发亮相,这也标志着成都大运会正式进入倒计时100天冲刺。
2022年6月,据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消息,成都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2023年4月19日,“成都成就梦想”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东安湖体育公园火炬塔广场举行。
成都大运会主要举办场所东安湖体育公园基本信息:
东安湖体育公园承担大运会开幕式以及体操、游泳等重要项目赛事。东安湖体育公园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车城大道旁,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
项目包含“一场三馆一酒店”——4万座的综合运动场、1.8万座的多功能体育馆、5000座的游泳跳水馆和综合小球馆、一座五星级接待酒店。2019年12月10日,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大运村项目选址成都大学,已于2021年4月18日正式启动建设,遵循“开放、融合、绿色、智慧”的规划设计理念,依托成都大学现有校区进行改造提升。总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1200亩),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由居住区、运行区、国际区、交通区4部分组成。
成都大运会口号与理念,成都大运会的中文口号是“成都成就梦想”, 英文口号是:“Cheng Makes Dreams Come True ”理念是:活力、绿色、智慧、共享这四个理念,场馆建设的理念是:“开放、融合、智慧、绿色” 两个理念都提到了智慧以及绿色,所以意味着这两项是很重要的。那么关于成都大运会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呢,小伙伴们可以继续往下阅读了解。
1、成都大运会指的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和2011年深圳大运会以后,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的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同时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2、2018年12月13日这一天,成都市获得了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权,在2021年5月15日这一天,国际大体联宣布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时间定于2022年6月26日—7月7日举办。
3、2021年8月31日晚,成都大运会的火炬“蓉火”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亮相了,2021年12月8日这一天,成都大运会正式宣布启用“成都大运会.网址”这一个中文域名。
4、2022年2月25日这一天,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种交接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在2022年3月18日这个关键的节点,成都大运会奖牌全球发布活动在世界大运公园游泳跳水馆顺利举行了。
成都大运会会徽
成都大运会的会徽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时候所用的标志,会徽主体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结合了太阳神鸟,它有天府文化象征的元素,会徽由翠绿、大红、明黄、湖蓝这四个渐变的色块组成,对应成都大运会活力、绿色、智慧、共享的这四个办赛理念,并和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14月22日,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
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落实可再生电力替代、绿色低碳建筑、新能源汽车使用等源头管控措施,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
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成都产业集团、成都燃气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和国家核证碳减排量的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实现以上目标?成都大运会制定了以下涉及五个方面的实施计划。
低碳能源方面
将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加快完善相关电力基础设施,已累计建成投运156个配套项目;与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
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在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具备条件的场馆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在双流网球馆人检通道等功能指示区设置碲化镉发电玻璃。
低碳场馆方面
将持续强化赛场建设运营减排。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场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且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优先采购使用绿色建材产品,场馆竞赛器材以赞助、租赁为主,所有场馆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同时,推动具备条件的场馆设立能源管控中心、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构建高效、低耗、稳定照明系统。目前,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已建成雨水回收系统;凤凰山体育公园内已设置光储照明路灯,篮球场馆外立面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切换日常节能模式和赛演模式。
低碳交通方面
将鼓励引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现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600余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及媒体用车保障,新增40台氢能源汽车用于赛时生活垃圾清运,正全力推进大梁、媒体中心、娇子停保及火车西站4个集中性充电场站约180个充电桩建设。
为保障大运会期间线网运输能力、鼓励公众低碳出行,已增购骨干线路列车28列并完成到段调试,同步对地铁全线网82个车站乘客服务台进行双语引导、列车定位、末班车查询等功能升级。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运营方面
我们将全面推进赛事活动服务低碳化。在满足国际大体联基本要求和保证活动艺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压缩开闭幕式时长、演员人数、流程环节,整合优化火炬传递、倒计时等重要节点活动安排。简化运动员注册流程,实现全过程无纸化办理,提倡集中抵离;同时大幅精简P、V、C类(即授薪工作人员、志愿者、赛事合作商)人员岗位设置。
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且100%实现新能源车辆运输,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正积极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参与方面
将创新构建多元化公众参与平台。依托“大运通”APP线上观赛平台,实现赛事直播、点播功能,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观赛体验。推出“低碳大运”微信小程序,鼓励公众低碳出行打卡获取碳积分,用于兑换大运会纪念品、为大运会捐赠树苗;
在成都市“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增设“低碳大运”专区,更新赛事最新绿色资讯,上新点亮“低碳大运”专属拼图互动环节,发放“低碳大运先锋”勋章和荣誉证书。启动“大运有我”市民低碳行动、“环保达人生态大运”城市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营造“我为大运做贡献”社会浓厚氛围。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24月22日,记者从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大运村以“建改结合”的`方式融入成都大学,既保障赛事需要,又满足赛后高校教学需要,以及市民参与。大运会闭幕式将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举行,这里也是为市民服务的音乐主题公园。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凤凰山体育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场馆建设方面,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49个大运场馆中仅13个为新建,超过70%的场馆均为改建升级,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所有场馆设施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场馆内侧央广网发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根据《“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来自四川甘孜、凉山等大山深处的水电、风电或光伏电,将通过强大的电网和四川电力交易平台,实现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主媒体中心、大运村、竞赛场馆等赛时常规电力消费需求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
世界大运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成都大运会期间,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将成为承担大运会交通服务保障的主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比例也将创造历届大运会之最。成都公交集团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等班车保障,目前正加快完善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34月22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在成都举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近日成都印发了《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方案》,明确了“源头减碳、过程评估、末端中和”的实施路径,并围绕“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运营、低碳参与”五个方面,梳理形成34条重点任务。
根据规划,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等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低碳建馆?成都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
其中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内设置光储照明路灯,可以实现二次节能,助力碳减排。成都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建成雨水回收系统,留存的雨水经过回收系统处理,可以转换为场馆的绿化养护用水,全年可节水3000吨以上。
在低碳能源方面,成都与中国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在低碳交通方面,成都将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目前成都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1、2020年围绕“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开幕式充分体现国际范、成都味,在全社会营造“爱成都·迎大运”的浓厚氛围,向全世界展现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全新面貌,助力成都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2、底蕴厚重、包容开放、活力四射的成都从不缺少迎客的热情。当一幅幅成都大运会筹备工作重大时间节点的影像串联在一起,照耀古今的凤凰神鸟飞向极具现代科技感的东安湖体育公园,逐渐演变出“365”的字样,“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正式启动”声响起时,成都以自信昂扬的姿态告诉世界:2021,我们准备好了!
大运会2023年在成都举行时间是7月28日到8月8日。
成都大运会的主场馆及开幕式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位于龙泉驿区车城大道旁,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比赛主场馆所在地。
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总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包含一场三馆分别为承担开闭幕式的4万座甲级体育场承担体操比赛的1.8万座甲级多功能体育馆承担游泳比赛的4500座甲级游泳跳水馆和一座综合小球馆,到时候,其中东安湖体育公园将举办体操,游泳两项赛事。
成都的地形地貌: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到3000米之间,最高处位于大邑县西岭镇大雪塘,海拔高度为5364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为岷江,湔江等江河冲积而成。
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海拔高度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处在简阳市沱江出境处河岸,海拔高度为359米,成都市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在市域内形成了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的独特地貌类型。
由于气候的显著分异,形成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区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
成都大运会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之后,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共设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18个体育项目。
2018年12月13日,成都市获得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权。2021年5月15日,国际大体联宣布,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定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举办。2021年8月31日晚,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亮相。
2022年2月23日,媒体报道,成都大运会场馆设施已全部完工,已具备赛事保障能力。2022年2月25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种交接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在2022年3月18日这个关键节点,成都大运会奖牌全球发布活动在世界大运公园游泳跳水馆顺利举行。
活动现场,成都大运会奖牌“蓉光”以及成都大运会颁奖系列物资全球首发亮相,这也标志着成都大运会正式进入倒计时100天冲刺。
2022年6月,据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消息,成都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2023年4月19日,“成都成就梦想”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东安湖体育公园火炬塔广场举行。
成都大运会主要举办场所东安湖体育公园基本信息:
东安湖体育公园承担大运会开幕式以及体操、游泳等重要项目赛事。东安湖体育公园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车城大道旁,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
项目包含“一场三馆一酒店”——4万座的综合运动场、1.8万座的多功能体育馆、5000座的游泳跳水馆和综合小球馆、一座五星级接待酒店。2019年12月10日,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大运村项目选址成都大学,已于2021年4月18日正式启动建设,遵循“开放、融合、绿色、智慧”的规划设计理念,依托成都大学现有校区进行改造提升。总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1200亩),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由居住区、运行区、国际区、交通区4部分组成。
成都大运会口号与理念,成都大运会的中文口号是“成都成就梦想”, 英文口号是:“Cheng Makes Dreams Come True ”理念是:活力、绿色、智慧、共享这四个理念,场馆建设的理念是:“开放、融合、智慧、绿色” 两个理念都提到了智慧以及绿色,所以意味着这两项是很重要的。那么关于成都大运会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呢,小伙伴们可以继续往下阅读了解。
1、成都大运会指的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和2011年深圳大运会以后,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的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同时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2、2018年12月13日这一天,成都市获得了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权,在2021年5月15日这一天,国际大体联宣布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时间定于2022年6月26日—7月7日举办。
3、2021年8月31日晚,成都大运会的火炬“蓉火”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亮相了,2021年12月8日这一天,成都大运会正式宣布启用“成都大运会.网址”这一个中文域名。
4、2022年2月25日这一天,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种交接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在2022年3月18日这个关键的节点,成都大运会奖牌全球发布活动在世界大运公园游泳跳水馆顺利举行了。
成都大运会会徽
成都大运会的会徽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时候所用的标志,会徽主体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结合了太阳神鸟,它有天府文化象征的元素,会徽由翠绿、大红、明黄、湖蓝这四个渐变的色块组成,对应成都大运会活力、绿色、智慧、共享的这四个办赛理念,并和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14月22日,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
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落实可再生电力替代、绿色低碳建筑、新能源汽车使用等源头管控措施,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
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成都产业集团、成都燃气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和国家核证碳减排量的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实现以上目标?成都大运会制定了以下涉及五个方面的实施计划。
低碳能源方面
将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加快完善相关电力基础设施,已累计建成投运156个配套项目;与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
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在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具备条件的场馆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在双流网球馆人检通道等功能指示区设置碲化镉发电玻璃。
低碳场馆方面
将持续强化赛场建设运营减排。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场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且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优先采购使用绿色建材产品,场馆竞赛器材以赞助、租赁为主,所有场馆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同时,推动具备条件的场馆设立能源管控中心、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构建高效、低耗、稳定照明系统。目前,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已建成雨水回收系统;凤凰山体育公园内已设置光储照明路灯,篮球场馆外立面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切换日常节能模式和赛演模式。
低碳交通方面
将鼓励引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现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600余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及媒体用车保障,新增40台氢能源汽车用于赛时生活垃圾清运,正全力推进大梁、媒体中心、娇子停保及火车西站4个集中性充电场站约180个充电桩建设。
为保障大运会期间线网运输能力、鼓励公众低碳出行,已增购骨干线路列车28列并完成到段调试,同步对地铁全线网82个车站乘客服务台进行双语引导、列车定位、末班车查询等功能升级。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运营方面
我们将全面推进赛事活动服务低碳化。在满足国际大体联基本要求和保证活动艺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压缩开闭幕式时长、演员人数、流程环节,整合优化火炬传递、倒计时等重要节点活动安排。简化运动员注册流程,实现全过程无纸化办理,提倡集中抵离;同时大幅精简P、V、C类(即授薪工作人员、志愿者、赛事合作商)人员岗位设置。
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且100%实现新能源车辆运输,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正积极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参与方面
将创新构建多元化公众参与平台。依托“大运通”APP线上观赛平台,实现赛事直播、点播功能,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观赛体验。推出“低碳大运”微信小程序,鼓励公众低碳出行打卡获取碳积分,用于兑换大运会纪念品、为大运会捐赠树苗;
在成都市“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增设“低碳大运”专区,更新赛事最新绿色资讯,上新点亮“低碳大运”专属拼图互动环节,发放“低碳大运先锋”勋章和荣誉证书。启动“大运有我”市民低碳行动、“环保达人生态大运”城市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营造“我为大运做贡献”社会浓厚氛围。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24月22日,记者从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大运村以“建改结合”的`方式融入成都大学,既保障赛事需要,又满足赛后高校教学需要,以及市民参与。大运会闭幕式将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举行,这里也是为市民服务的音乐主题公园。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凤凰山体育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场馆建设方面,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49个大运场馆中仅13个为新建,超过70%的场馆均为改建升级,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所有场馆设施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场馆内侧央广网发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根据《“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来自四川甘孜、凉山等大山深处的水电、风电或光伏电,将通过强大的电网和四川电力交易平台,实现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主媒体中心、大运村、竞赛场馆等赛时常规电力消费需求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
世界大运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成都大运会期间,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将成为承担大运会交通服务保障的主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比例也将创造历届大运会之最。成都公交集团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等班车保障,目前正加快完善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34月22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在成都举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近日成都印发了《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方案》,明确了“源头减碳、过程评估、末端中和”的实施路径,并围绕“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运营、低碳参与”五个方面,梳理形成34条重点任务。
根据规划,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等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低碳建馆?成都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
其中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内设置光储照明路灯,可以实现二次节能,助力碳减排。成都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建成雨水回收系统,留存的雨水经过回收系统处理,可以转换为场馆的绿化养护用水,全年可节水3000吨以上。
在低碳能源方面,成都与中国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在低碳交通方面,成都将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目前成都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1、2020年围绕“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开幕式充分体现国际范、成都味,在全社会营造“爱成都·迎大运”的浓厚氛围,向全世界展现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全新面貌,助力成都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2、底蕴厚重、包容开放、活力四射的成都从不缺少迎客的热情。当一幅幅成都大运会筹备工作重大时间节点的影像串联在一起,照耀古今的凤凰神鸟飞向极具现代科技感的东安湖体育公园,逐渐演变出“365”的字样,“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正式启动”声响起时,成都以自信昂扬的姿态告诉世界:2021,我们准备好了!
大运会2023年在成都举行时间是7月28日到8月8日。
成都大运会的主场馆及开幕式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位于龙泉驿区车城大道旁,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比赛主场馆所在地。
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总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包含一场三馆分别为承担开闭幕式的4万座甲级体育场承担体操比赛的1.8万座甲级多功能体育馆承担游泳比赛的4500座甲级游泳跳水馆和一座综合小球馆,到时候,其中东安湖体育公园将举办体操,游泳两项赛事。
成都的地形地貌: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到3000米之间,最高处位于大邑县西岭镇大雪塘,海拔高度为5364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为岷江,湔江等江河冲积而成。
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海拔高度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处在简阳市沱江出境处河岸,海拔高度为359米,成都市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在市域内形成了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的独特地貌类型。
由于气候的显著分异,形成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区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