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是河南省直管县级市,行政区划河南省郑州市,位于嵩山北麓。巩义市交通地理位置优越。东距郑州市82公里,西距洛阳76公里,陇海铁路、郑西高速铁路、国道310、省道314和连霍高速公路贯穿东西。
巩义市属于季节性风暖温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是高地,中部是浅丘俊,北部是邝岭。伊洛河自偃师入境,向东北流入黄河,形成东北-西南方向的冲积平原。巩义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中心地区之一。境内有塌坡遗址、巩义窑所在地和裴李岗文化的许多遗址。塌坡遗址是中国早期发现的史前遗迹之一。
巩义为“郑州-巩义-洛阳工业走廊”核心城市之一。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2年位居河南省县域首位,连续13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39位;2011年确立为河南省直管试点县市,巩义市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等。2012年12月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人文风景
巩义境内有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70多处,拥有北魏石窟、北宋皇陵、康百万庄园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河洛汇流、浮戏山雪花洞、北宋皇陵、嵩阴风景区、青龙山慈云寺、杜甫故里、康百万庄园等六个景区成为河南省三点(郑、汴、洛)一线(大黄河旅游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窑洞里,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三大庄园(另两大庄园主为刘文彩、牟二黑)之一。
北宋皇陵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占地约30平方公里。北宋九个皇帝中,除徽、钦二帝被金兵虏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个皇帝及赵宏殷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名勋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
巩义石窟寺位于南河渡镇寺湾村,距市区10公里,1982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巩义石窟是北魏皇室开凿的一座石窟,孝文帝创建了寺院,宣武帝时开始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后来的东西魏、唐、宋时以陆续在这里刻了一些小龛。
青龙山慈云寺风景区,位于巩义市东南25里的青龙山中,总面积51平方公里。青龙山原名霍山、天陵山,山中有千年古刹慈云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七年,是佛教传入中原后,有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创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素有“释源”和佛教“祖庭”之誉。
杜甫陵园位于巩义市城区西北5公里处的康店镇康店村西部邙岭上。1990年市政府投资70多万元,对陵园整修一新。陵园占地34亩,坐北向南,主体建筑有大门楼、杜甫大型雕像、双层亭、诗圣碑林、杜甫墓、吟诗亭、望乡亭、草亭、献殿等组成。
巩义属于河南省郑州市。
巩义市位于河南省郑州、洛阳两市之间,介于东经112°49′~113°17′,北纬34°31′~34°52′之间。市境东以峡峪、褚岭、草店、搠刀泉与荥阳市、上街区为邻;南在五指岭、分水岭、嵩山与登封市为界;西沿干沟河、洛河和西黑石关、北游殿、徐柏坡与偃师区接壤。
北隔黄河与孟州市、温县相望;东南隅在天井坑、教练坑与新密市相接;西北隅在杨沟与孟津区毗连,总面积1043平方千米。巩义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高山区,中部为浅山丘陵,北部为邝岭。伊洛河自偃师入境,向东北流入黄河,形成东北—西南向的冲积平原。
巩义市的气候特征:
巩义市位于中原腹地,南依嵩岳,北濒黄河,东瞻河南省会郑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阳。处于淮河流域,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
冬季受蒙古冷高压和极地大陆高压控制,天气晴冷,干燥,气温低,降水较少;春季暖气团势力逐渐转强,升温快,多风,气候多变;夏季受蒙古热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气团影响,炎热,多雨;秋季冷气团逐渐侵入,降温急,降水减少。
又由于境内地貌特点,东南部及南部山区气温低,雨雪多;向北随山势降低,气温增高,降水减少;至中部丘陵和平原区雨水中等,西北邙岭及西南鲁庄地区,温度稍高,雨水偏少。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高温、雷暴、暴雨、大风、冰雹、低温冻害、连阴雨、寒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巩义市
河南巩义属于郑州市。
巩义市位于河南省郑州、洛阳两市之间,市境东以峡峪、褚岭、草店、搠刀泉与荥阳市、上街区为邻;南在五指岭、分水岭、嵩山与登封市为界;西沿干沟河、洛河和西黑石关、北游殿、徐柏坡与偃师区接壤;北隔黄河与孟州市、温县相望;东南隅在天井坑、教练坑与新密市相接;西北隅在杨沟与孟津区毗连,总面积1043平方千米。
1949年,中国成立后,巩县初属郑州专员公署。1954年,属开封专员公署。1958年底,归郑州市。1961年,复属开封专员公署。1983年,重回郑州市。1991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巩县,建立巩义市。2014年元月,巩义市归省直管,由郑州市代管。
巩义市的地理环境
巩义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高山区,中部为浅山丘陵,北部为邝岭。伊洛河自偃师入境,向东北流入黄河,形成东北-西南向的冲积平原。南端嵩山、五指岭两地为中山,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点玉柱峰,海拔1487米。
巩义市位于中原腹地,南依嵩岳,北濒黄河,东瞻河南省会郑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阳。处于淮河流域,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高温、雷暴、暴雨、大风、冰雹、低温冻害、连阴雨、寒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巩义市
巩义市属于郑州市。
巩义市,河南省辖县级市,由郑州市代管,位于河南省郑州、洛阳两市之间,巩义市属温带季风气候。截至2018年,巩义市辖5个街道,15个镇,市政府驻紫荆路街道。
秦庄襄王元年始置巩县。1991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巩县,建立巩义市。巩义市境内有郑西高铁、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道、S314沿黄快速通道和通车的中原西路、地铁10号线横穿东西,焦桐高速、237省道纵贯南北。
巩义,河南省直管县级市,行政区划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
位于嵩山北麓,东距省会郑州市82公里,西距古都洛阳市76公里。郑西高铁、连霍高速、陇海铁路等均在市内设站。巩义为“郑州-巩义-洛阳工业走廊”核心城市之一。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2年位居河南省县域首位,连续13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39位。
2011年确立为河南省直管试点县市,巩义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等。2012年12月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地形地貌
巩义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高山区,中部为浅山丘陵,北部为邝岭。伊洛河自偃师入境,向东北流入黄河,形成东北-西南向的冲积平原。
巩义市地貌类型有五种:1.南部中低山区,即海拔400米以上南部山区,包括南山的桃园、涉村、夹津口、西村及鲁庄的南部山区和东山的米河、新中、竹林、小关及大峪沟、北山口镇的南部和涉村、桃园的北部。2.东部侵蚀浅山丘陵区。该区是山地向平原过渡性地貌类型。
站街镇的南部、小关、米河、大峪沟的北部及河洛镇皆属此区。3.中部山前黄土陵区。包括孝义镇、芝田镇、回郭镇三个镇的南部和北山口、西村镇北部和鲁庄镇大部。4.洛河冲积河谷带状平原区(包括黄河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巩义市
巩义市由郑州市代管。
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巩义市,河南省辖县级市,由郑州市代管,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得名,巩义市位于河南省郑州、洛阳两市之间,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
巩义拥有国内现今保存完整的两大帝王陵墓群之一北宋皇陵、全国九大石窟之一的北魏石窟、杜甫故里、全国三大庄园之一的康百万庄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另有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4处。巩义名人众多,包括春秋时期哲学家程本、晋代植物学家嵇含、唐代诗人杜审言、世界文化名人诗圣杜甫、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等。
巩义市是河南省直管县级市,行政区划河南省郑州市,位于嵩山北麓。巩义市交通地理位置优越。东距郑州市82公里,西距洛阳76公里,陇海铁路、郑西高速铁路、国道310、省道314和连霍高速公路贯穿东西。
巩义市属于季节性风暖温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是高地,中部是浅丘俊,北部是邝岭。伊洛河自偃师入境,向东北流入黄河,形成东北-西南方向的冲积平原。巩义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中心地区之一。境内有塌坡遗址、巩义窑所在地和裴李岗文化的许多遗址。塌坡遗址是中国早期发现的史前遗迹之一。
巩义为“郑州-巩义-洛阳工业走廊”核心城市之一。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2年位居河南省县域首位,连续13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39位;2011年确立为河南省直管试点县市,巩义市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等。2012年12月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人文风景
巩义境内有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70多处,拥有北魏石窟、北宋皇陵、康百万庄园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河洛汇流、浮戏山雪花洞、北宋皇陵、嵩阴风景区、青龙山慈云寺、杜甫故里、康百万庄园等六个景区成为河南省三点(郑、汴、洛)一线(大黄河旅游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窑洞里,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三大庄园(另两大庄园主为刘文彩、牟二黑)之一。
北宋皇陵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占地约30平方公里。北宋九个皇帝中,除徽、钦二帝被金兵虏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个皇帝及赵宏殷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名勋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
巩义石窟寺位于南河渡镇寺湾村,距市区10公里,1982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巩义石窟是北魏皇室开凿的一座石窟,孝文帝创建了寺院,宣武帝时开始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后来的东西魏、唐、宋时以陆续在这里刻了一些小龛。
青龙山慈云寺风景区,位于巩义市东南25里的青龙山中,总面积51平方公里。青龙山原名霍山、天陵山,山中有千年古刹慈云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七年,是佛教传入中原后,有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创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素有“释源”和佛教“祖庭”之誉。
杜甫陵园位于巩义市城区西北5公里处的康店镇康店村西部邙岭上。1990年市政府投资70多万元,对陵园整修一新。陵园占地34亩,坐北向南,主体建筑有大门楼、杜甫大型雕像、双层亭、诗圣碑林、杜甫墓、吟诗亭、望乡亭、草亭、献殿等组成。
巩义属于河南省郑州市。
巩义市位于河南省郑州、洛阳两市之间,介于东经112°49′~113°17′,北纬34°31′~34°52′之间。市境东以峡峪、褚岭、草店、搠刀泉与荥阳市、上街区为邻;南在五指岭、分水岭、嵩山与登封市为界;西沿干沟河、洛河和西黑石关、北游殿、徐柏坡与偃师区接壤。
北隔黄河与孟州市、温县相望;东南隅在天井坑、教练坑与新密市相接;西北隅在杨沟与孟津区毗连,总面积1043平方千米。巩义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高山区,中部为浅山丘陵,北部为邝岭。伊洛河自偃师入境,向东北流入黄河,形成东北—西南向的冲积平原。
巩义市的气候特征:
巩义市位于中原腹地,南依嵩岳,北濒黄河,东瞻河南省会郑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阳。处于淮河流域,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
冬季受蒙古冷高压和极地大陆高压控制,天气晴冷,干燥,气温低,降水较少;春季暖气团势力逐渐转强,升温快,多风,气候多变;夏季受蒙古热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气团影响,炎热,多雨;秋季冷气团逐渐侵入,降温急,降水减少。
又由于境内地貌特点,东南部及南部山区气温低,雨雪多;向北随山势降低,气温增高,降水减少;至中部丘陵和平原区雨水中等,西北邙岭及西南鲁庄地区,温度稍高,雨水偏少。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高温、雷暴、暴雨、大风、冰雹、低温冻害、连阴雨、寒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巩义市
河南巩义属于郑州市。
巩义市位于河南省郑州、洛阳两市之间,市境东以峡峪、褚岭、草店、搠刀泉与荥阳市、上街区为邻;南在五指岭、分水岭、嵩山与登封市为界;西沿干沟河、洛河和西黑石关、北游殿、徐柏坡与偃师区接壤;北隔黄河与孟州市、温县相望;东南隅在天井坑、教练坑与新密市相接;西北隅在杨沟与孟津区毗连,总面积1043平方千米。
1949年,中国成立后,巩县初属郑州专员公署。1954年,属开封专员公署。1958年底,归郑州市。1961年,复属开封专员公署。1983年,重回郑州市。1991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巩县,建立巩义市。2014年元月,巩义市归省直管,由郑州市代管。
巩义市的地理环境
巩义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高山区,中部为浅山丘陵,北部为邝岭。伊洛河自偃师入境,向东北流入黄河,形成东北-西南向的冲积平原。南端嵩山、五指岭两地为中山,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点玉柱峰,海拔1487米。
巩义市位于中原腹地,南依嵩岳,北濒黄河,东瞻河南省会郑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阳。处于淮河流域,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高温、雷暴、暴雨、大风、冰雹、低温冻害、连阴雨、寒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巩义市
巩义市属于郑州市。
巩义市,河南省辖县级市,由郑州市代管,位于河南省郑州、洛阳两市之间,巩义市属温带季风气候。截至2018年,巩义市辖5个街道,15个镇,市政府驻紫荆路街道。
秦庄襄王元年始置巩县。1991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巩县,建立巩义市。巩义市境内有郑西高铁、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道、S314沿黄快速通道和通车的中原西路、地铁10号线横穿东西,焦桐高速、237省道纵贯南北。
巩义,河南省直管县级市,行政区划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
位于嵩山北麓,东距省会郑州市82公里,西距古都洛阳市76公里。郑西高铁、连霍高速、陇海铁路等均在市内设站。巩义为“郑州-巩义-洛阳工业走廊”核心城市之一。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2年位居河南省县域首位,连续13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39位。
2011年确立为河南省直管试点县市,巩义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等。2012年12月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地形地貌
巩义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高山区,中部为浅山丘陵,北部为邝岭。伊洛河自偃师入境,向东北流入黄河,形成东北-西南向的冲积平原。
巩义市地貌类型有五种:1.南部中低山区,即海拔400米以上南部山区,包括南山的桃园、涉村、夹津口、西村及鲁庄的南部山区和东山的米河、新中、竹林、小关及大峪沟、北山口镇的南部和涉村、桃园的北部。2.东部侵蚀浅山丘陵区。该区是山地向平原过渡性地貌类型。
站街镇的南部、小关、米河、大峪沟的北部及河洛镇皆属此区。3.中部山前黄土陵区。包括孝义镇、芝田镇、回郭镇三个镇的南部和北山口、西村镇北部和鲁庄镇大部。4.洛河冲积河谷带状平原区(包括黄河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巩义市
巩义市由郑州市代管。
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巩义市,河南省辖县级市,由郑州市代管,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得名,巩义市位于河南省郑州、洛阳两市之间,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
巩义拥有国内现今保存完整的两大帝王陵墓群之一北宋皇陵、全国九大石窟之一的北魏石窟、杜甫故里、全国三大庄园之一的康百万庄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另有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4处。巩义名人众多,包括春秋时期哲学家程本、晋代植物学家嵇含、唐代诗人杜审言、世界文化名人诗圣杜甫、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等。